插画:人民视觉 在贵阳的工作室中,一名创客团队队员在3D打印车间操作打印机,为自己的新产品增添创意。 刘续 摄 政府支持创新创业,民间热情如江流奔涌。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平台上,“中国创客”有望迎来黄金期 今年全国两会,“创客”首次“闯入”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令创新创业者对前途充满憧憬。尽管创客这个名字已经“火”了,但对多数人来说,仍然有点陌生。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“Maker”。创客热衷于创新,自己掌握生产工具,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,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,通过创意、设计、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。 它算得上是互联网或者说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,其出现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门槛的降低。 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,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和使用者、用户进行直接的接触,缩短了和创业者、用户的距离,也加快了创新的步伐。”科技部部长万钢说。 |
相关阅读:
- [ 03-16]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 “创客”怎样破茧
- [ 03-16]急功近利 创客“天敌”
- [ 03-13]“创客”成为两会焦点 新事物还需要慢慢去了解
- [ 03-03]华教基地温州实验中学创客教育获韩国媒体点赞
- [ 03-18]李开复谈创业:台湾富豪吝于投资青年 只想利已
视频
闽商风采展
心情版
相关评论